新聞通知

用戶月均發了56篇SCI,我卻更加擔心了

發布日期:2023-08-02 12:45 瀏覽(lan)次數:  作者:admin

       據第三方大數據平臺“知了窩”的統計:截止到2023年7月,我司生化試劑盒和代測服務用戶已經發表SCI論文2159篇,總影響因子10398分,單篇最高38分;2023年4月~7月期間,我司用戶發表SCI論文226篇,月均發了56篇SCI,總影響因子1343分,平均每篇5.9分。
       對此本該高興,我卻更加擔心了!為啥呢?用戶發表SCI論文越多,被撤回的概率就越高。如果有用戶論文因為測定數據不真實而被迫撤回,而且測定數據不真實是因為我司的生化試劑盒或者代測服務存在質量問題,那么我司必將名譽掃地,破產倒閉。
       據微信公眾號“誠信科研”:2022年11月7日,科技部通報處理了4篇論文的8位第一/通訊作者,未審核第三(san)方提(ti)供(gong)的實驗結(jie)果,發表了論文,取消其5年內課題申報、立項、報獎和職稱晉升資格。
       據微信公眾號“撤稿資訊”:2023年6月,全網撤稿375篇,其中250篇來自中國科研單位,占比67%。
       今年初某研究生咨詢我司生化代測服務,自述馬上要畢業,還有一批生化數據未拿到,樣本已經存放半年以上。我司回復可以提供免費預測定,根據預測定結果來判斷樣本是否變質,再決定是否進行正式測定。該研究生又咨詢另一家公司,該公司承諾一定能夠拿到測定數據,而且價格便宜。該研究生提交測定數據后,其導師一眼就判斷測定數據是假的。該研究生只好重新找我司進行測定。還好,預測定結果表明其樣本未變質,最終順利完成正式測定,拿到了可靠、真實和可用的生化測定數據,該研究生按時、順利畢業。
       可見,論文被撤回,第一責任人是作者自己,第二責任人才是公司。
只有輕松、及時拿到可靠、真實和可用的測定數據,課題組才能發表更多、更高水平的論文,并且發表后不會被迫撤回,從而導師才能按時、優質結題,研究生才能按時、順利畢業。
       為了輕松、及時拿到可靠、真實和可用的測定數據,作者必需:(1)慎重選擇靠譜的公司,凡是承諾低價、快速拿到測定結果的公司都是可疑的;(2)在準備樣本前就咨詢公司,包括如何選擇合理的測定指標,準備合格的樣本,選擇合適的測定外包方式等;(3)做好預實驗,準備質可靠、數合理和量充足的樣本;(4)試劑盒用戶在公司的技術支持下做好預測定,以保證正式測定順利進行和測定數據可靠、真實和可用;或者(5)代測用戶及時、認真審核免費預測定結果,并就可疑測定結果與公司及時、深入溝通;(6)全面、正確分析正式測定數據,尤其是其可用性,在用戶和公司雙方都確認正式測定數據后,才能開始撰寫論文。
       為了輕松、及時拿到可靠、真實和可用的測定數據,公司必需為用戶提供:(1)科學、合理的建議,(2)高質量、系列成套的生化試劑盒和代測服務,(3)及時、有效和全面的技術支持。
       毋庸諱言,在長期生化測定外包實踐中,我司也曾經出現過質量問題,一次是某個代測人員無法提供原始測定數據記錄而被公司辭退,另一次是某個代測人員發錯了液相色譜的測定譜圖而引咎辭職。前者是我司內部審核測定數據時發現的,后者是用戶審核免費預測定數據時發現的。所幸的是,在用戶撰寫論文前就發現了,沒有造成論文被撤回的嚴重后果。
       在內部嚴格審核測定數據的同時,我司強烈(lie)呼吁用(yong)戶自(zi)己及時、認真審(shen)核預測定和正式(shi)測定數據,尤其是原始數據和譜圖,把好最后一關,避免因為測定數據質量不合格而發表論文后被迫撤回。